台灣新聞 / 愛的GOOD力計畫,輔導培力公益團體推動數位創新

公益不止步,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展現其永續使命,結合數位策略與社企攜手,培立社福團體走向持續創新之路。2020年起全球疫情蔓延,社會福利團體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超過七成的機構不得不中斷服務。然而,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秉持協助公益團體的理念積極應對,不僅捐款超過5,000萬元予40多個公益機構,共同度過難關,更發起了「愛的GOOD力」計畫。 紓困捐款只是開始,數位轉型是未來基金會執行長蕭巧怡表示:“紓困捐款只是開始,我們認為,真正的公益不僅是短期的援助,而是助力他們在未來能夠自力更生,實現長期公益目標。純粹的捐款能緩解緊急財務需求,但要實現長期公益目標,能夠自力共好,讓善的循環持之以恆地轉動,才是社福公益的最終目標。在當今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數位時代,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和組織開始意識到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公益團體也不例外。 數位培力,與時俱進 為了支援社福團體實現數位轉型,基金會推出了「愛的GOOD力」計畫,旨在協助公益團體自立,爾後更整合各項資源,發展成…

好好聽文創/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愛的GOOD力』公益直播現場:美食名人共襄善舉,為社福團體送上愛心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蕭巧怡執行長(左2)邀請大家一起做公益共度中秋佳節,焦志方(右1)、阿娟(右2)、馬妹(左1)。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愛的GOOD力」公益行銷平台於8/21舉辦一場特別的公益直播活動,秉持公益共好的精神,將愛心化為行動的機會。 現場直播帶貨天后-阿娟,美食天王-焦志方,以及最甜美的職棒味全龍啦啦隊小甜心-馬妹,開場馬上邀請當天公益直播義賣主辦單位「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巧怡小姐,共同為社福團體加油打氣! 蕭巧怡執行長說:「『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已經成立26年,旗下的『愛的GOOD力』公益行銷平台,串接愛心資源,協助中小型公益團體推廣秋節禮品,協助他們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孩子雖然動作慢了一點,需要多一點他人的引導,但他們做出來的東西都相當的棒,希望在『愛的GOOD力』公益特賣活動得到觀眾們的支持,讓大家做公益時也能吃到很好吃的東西!」 ▲當《路得啟智學園附設陪你走一段路生活坊》的廖苡棕(左3)、吳嘉佑(右3)說可以叫我們棕哥、佑哥時,大家現場都笑翻了。店長邱以琳(左2)還說他們就是這麼的可愛!焦哥(右1)、阿娟(右2)、馬妹(左1)。 現場共有四家公益單位參加,分別有《糧莘庇護農場》帶來的「紅藜香鬆綜合禮盒」、「紅藜點心綜合禮盒」、「發芽紅藜熟粉」、「台灣紅藜」。負責《糧莘庇護農場》農務老師和行銷經理陳韋誠先生還特別從雲林趕到直播現場,為的就是要向觀眾推廣來自《糧莘庇護農場》的紅藜產品。 《路得啟智學園附設陪你走一段路生活坊》店長邱以琳以及廖苡棕、吳嘉佑兩位庇護生前來現場為大家帶來「品茗聚福禮盒」,邱店長說:「他們知道要來上直播時,他們非常開心!」當在介紹自己時,還對焦哥說:「你可以叫我們棕哥、佑哥!」 棕哥、佑哥清楚說明「品茗聚福禮盒」裡堅果罐有哪些堅果,又是如何製作烘焙,在生活坊也會製作其他的餐點,供客人享用。焦哥歡迎大家去生活坊,記得要指定棕哥跟佑哥為大家服務時,他們兩個還異口同聲說:「記得要來找我們喔!」。 ▲焦哥(右1)、阿娟(中)、馬妹(左1)呼籲大家做公益共度中秋佳節。 《財團法人腦性麻痺基金會》推出的中秋禮盒,以花果餅乾和桂花蜜棗做組合,基金會主要傳遞家照者的愛心、耐心和毅力,所得利潤將全數用於支持腦性麻痺者及家照者的照顧工作,為他們的成長和康復貢獻一份愛心。 《財團法人桃園市私立方舟啟智教養院》廖心慈院長提到機構長期以來致力於照顧智能障礙和多重障礙的孩子。這次中秋節特別推出「花好月圓」、「璀璨禮盒」兩款禮盒,當展示內餡時大家都驚呼了起來,因為鏡頭前看到的是「滿滿滿滿」的餡料,一點都不含糊!焦哥當場就問院長:「這樣的餡料,這樣的餅皮,成本一定很高吧?尤其當缺雞蛋時,您們怎麼辦?」,廖院長說:「特別感謝「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食公益捐助計畫,他們透過了解後贊助了一個小雞場,所以我們的雞蛋都是自給自足。」 中秋節買好物,送好禮,一起做公益,請搜尋「好享買」商城「中秋節推薦」專區:…

三立 / 企業基金會落實公益理念 協助特殊教養機構

記者戴偉臣、虞淳雅/新竹報導 位在新竹…

頂新和德助弱勢開賣 揪民眾愛心串聯中秋送暖

讓一份中秋禮盒,成為弱勢族群改變的力量!…

頂新和德「愛的GOOD力」好物網路商店 邀民眾一起為長者送暖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今(111)年9月底達到17.33%,高齡縣市從102年的4個暴增至111年的16個,甚至增加3個超高齡縣市,10年之間人口老化迅速,青壯人口外流和少子化現象讓留守在家的老人缺乏照顧。頂新和德文教基會除了以經費支持扶助老人的社福團體外,近年也透過「愛的GOOD力」好物網路商店推廣愛心產品,協助社福團體自食其力籌措營運經費。   彰化縣老年人口比率高於全國,社頭鄉湳底社區早在99年就開始籌備老人共餐的服務,背後的推手是當時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詹紹周。原先他是一位木匠,50多歲才遷居到湳底社區,一個外地人在缺人和缺錢的環境下開始社區服務工作,為了解決經費不足問題,詹執行長與夫人不斷懇求其親戚傳授豆腐乳的製作祕方,三個月後終獲對方首肯傳授,社區得以朝自給自足邁進。106年「湳得豆腐乳」更獲得農委會「農村好物」的殊榮,廣受消費者好評與喜愛。湳底社區自104年啟動送餐服務以來,已送出超過66,000個愛心便當,減輕長者與家屬的負擔。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邀請民眾到「愛的GOOD力」好物網路商店,購買公益團體的優質商品,即日起至11/30前購買期間限定優惠商品,包含「希望之稻」(冠軍米台中194號)、「Still咖啡禮盒」、「皂就幸福手工皂禮盒」,消費滿額即贈「環保餐具組」,會員消費滿1,010元再享現金折扣200元。其他精選主打星商品包含「湳得豆腐乳」、「厚熊笑狗馬克杯」、「老家蜜香紅茶」,消費滿額即獲贈咖啡濾掛包(5入組),優惠活動詳情請洽官網https://reurl.cc/Qb0Y75   備註:內政部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

聖愛教養院 想拜託大家幫聾啞葉爺爺找失聯弟弟 小額捐款 助身障者搭建小憩庭園

(桃園訊)70多歲的葉爺爺是聾啞智能障礙者,住在桃園市私立聖愛教養院20多年了,近年他有時就醫,需要家屬同意治療,院方才發現他的家人已經完全失聯。葉爺爺目前只能比手畫腳,無法順利表達,聖愛教養院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以便讓他就醫,但是還是希望幫葉爺爺找到唯一的家人弟弟,給他堅強的心靈支柱。 葉爺爺早年在家由父親照顧,20多年前經歷一場大車禍後,父親只好送他到聖愛教養院,多年過去了,近年來葉爺爺身體有些狀況,醫院治療時需要家屬同意或出面時,院方才發現家人完全失聯。聖愛教養院費盡心力幫葉爺爺尋找唯一的家人弟弟,已經找了2年還找不到,為了在醫院治療的程序,院方已經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 葉爺爺只能比手畫腳,無法順利表達意思,不過院方人員發現,他還是表現出希望找到家人的殷切期盼,期望透過大眾媒體,幫葉爺爺找到他的弟弟,給他堅強的心靈支柱。 聖愛教養院1997年成立,目前位處桃園市楊梅區,照顧了近150位重度、極重度智能障礙或多重障礙者,全年無休提供養護、照顧服務。院方感嘆,許多身心障礙者進入收容機構後,就像被家人遺棄一樣;即使政府全額補助低收入戶者照護費用,但其他就醫、住院等費用,院方經常找不到家人,只得自行負擔。還有許多非低收院生家境不好,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家人收入也不多,有人已經超過半年付不出照護費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聖愛教養院今年的捐款比去年同期減少約30%,物資捐助減少了40%,又因政府防疫規定,院生無法返家、家屬禁止探視,讓他們的人力、物資相當吃緊。另一方面,某些院生們見不到家人,又無法有效以言語表達,情緒常有波動,連平常熟悉的老師或社工都無法安撫,發生許多破壞衣櫃、門鎖等狀況,也增加了許多維修費用。 聖愛教養院陳昀琪董事長表示,院方每天安排體適能課程、多元社團活動,讓身心障礙者培養興趣、陶冶性情,但受疫情衝擊,院生無法返家或外出,導致情緒起伏較大。她說,院方打算將院區旁的草叢角落改造為小型戶外遊憩園地,讓院生活動,但經費拮据,本來打算與銀行合作透過信用卡募款,卻被銀行判定募款能力不足而遭拒。院方轉而希望社會大眾小額募款,讓院生們能有個喘息休憩的空間。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日前拜會聖愛教養院,並提供紓困金,基金會蕭巧怡副執行長指出,基金會魏應充創辦人長期關懷社福團體,期許捐助資源成為團體服務個案時的最佳後盾。蕭巧怡說,基金會也搭建平台,希望引入更多社會、企業、業師等資源,從不同面向幫助社福團體以及身心障礙朋友。 聖愛教養院院長黃譯宏表示,此次的疫情紓困捐助是他們照顧服務的及時雨。他說,院方一直希望培養院生擁有技能、自立更生,感謝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3年前開始捐助,並協助導入烘焙等教育課程,培養障別較輕的院生參與制作烘焙產品,自行產製早餐與點心,一方面降低飲食成本,二方面也讓身障朋友接受多元刺激與學習。 聖愛教養院聯絡方式: 桃園市楊梅區員本路619號 03-4721829 捐款資訊: 銀行:玉山商業銀行楊梅分行(808) 帳號:0369-940-018687 戶名:財團法人桃園市私立聖愛教養院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疫情相挺專區」:https://hedefoundation.org.tw/疫情相挺專區/

重度腦麻女孩地板滾球賽穿金戴銀 目標帕運國手

今年26歲的「小婷」(化名)從小患重度腦性麻痺,當時的願望僅僅是「能自己吃飯、喝水、刷牙」,讓人鼻酸。透過輔具加上她強大的毅力,小婷今年在全國身心障礙地板滾球比賽獲得2金1銀,目標直指「成為帕運選手」。然而,小婷所需的訓練、照護、醫療費用龐大,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志工昨天參訪小婷所在的彰化縣私立基督教喜樂保育院,捐助善款並轉達魏應充創辦人的關心,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支持社福機構。 小婷5歲時就到喜樂保育院,當時的她,生活起居全部要人幫忙,「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吃飯、喝水、自己刷牙」,是她小時候讓人鼻酸又動容的願望。院方觀察,小婷從小就表現出不凡的自我期許與毅力,喜樂保育院尋求職能治療師、復健師與輔具製作員幫她量身訂製輔具,完成她「自己吃飯」的心願。隨著年齡漸長,小婷不會自卑、逃避,反而樂觀有自信,為自己找目標。 小婷是地板滾球運動的常勝軍,更曾入選國家隊,代表台灣出國參賽。今年她參加全國身心障礙地板滾球比賽,獲得2金1銀,所以小婷的新目標是「成為帕運選手」。然而,身心障礙者的運動訓練比大眾困難,除了專業訓練師資,還需要陪同比賽的照護、醫療人員,這些都造成喜樂保育院沈重的負荷。但喜樂院長林玉嫦認為,身心障礙孩子在重重困難下,仍然擁有追求夢想的毅力與決心,是最難能可貴的,院方一定會全力支持,也希望社會大眾幫忙,為小婷的夢想加油。 喜樂保育院由人稱「美國媽祖」的瑪喜樂(Joyce…

為社福團體解困 魏應充續伸援手 南部10團體獲捐千萬元

高溫連連,社福團體募款卻冷颼颼,頂新和德…

身障孩子畫作變果凍包裝 社區開食堂供百餘長者午餐

小嶺頂愛啟兒關懷協會、湳底社區發展協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