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掌握最新消息
掌握最新消息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推出25週年特展,除了記錄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推動公益的演進外,更蒐羅近25年來珍貴的展品,即日起至12/25於永靖成美藝廊展出,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陳慶浩副董事長表示,他以基金會25年來的文教志工自居,回憶起當年魏氏兄弟在大陸打拼事業,因心繫永靖家鄉,提出了「一鄉一企業」回饋家鄉的理念,他受委託設立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目的要讓永靖蛻變成為宜居地方。
推行之初,基金會於彰化縣永靖鄉從社區營造開始,串連在地資源,行銷永靖特色文化。從2017年轉型為全國型基金會,投入慈善公益服務、推廣棒球運動、多元教育資源、扶植地方創生和文化資產保存之領域。
基金會長期關注永靖弱勢學童的教育困境,10多年前開設「頂新課輔班」和「農村課輔班」,提供免費課業輔導,共幫助1,782位學童。提供「魏和德獎助學金」,共4,700位永靖在地優秀清寒學子受惠,這次特展中也展出當年課輔班的講義。
就讀高中的邱香昀,從國小一年級至國中都在「農村課輔班」上課,九年來,風雨無阻,一週去三天,和十多位同學一起上課,她喜歡上課輔班:「老師的教學很有趣,對功課理解真的有幫助。」
德興國小蒲玫君教導主任表示,教育是偏鄉的孩⼦翻轉⼈⽣的重要關鍵,學校在永靖鄉最⻄側,不少家⻑是務農或需到市區就業,無暇照顧孩童,學校除提供課照班外,學童也會到「農村課輔班」學習,感謝基⾦會提供學校課照班相關經費和獎助學⾦。
永靖國中棒球隊是另一個改變的故事,學長魏應充先生掛心母校棒球隊,透過基金會「接棒未來」棒球公益計畫支持,多年來捐助棒球隊金額逾千萬元。永靖國中劉仁傑校長表示,基金會還引進職棒味全龍資源協助小球員精進球技,永靖國中棒球隊在今年也不負眾望代表彰化縣首度挺進全國賽。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巧怡表示,魏應充創辦人期勉基金會同仁不忘初心,讓愛延續,善愛共行。這次25週年特展中也以「大樹開枝散葉根猶在」為意象呼應初心理念,從苗木之鄉永靖的源頭出發,播下善的種子,引領更多有志之士參與,讓善念循環、生生不息。
本次特展四大主題為「人文創生」、「慈善公益」、「社區深耕」、「接棒未來」,特別展出絕版的書籍、國寶級已故傳統彩繪藝術家陳壽彝手稿、泛黃的課輔班講義、棒球隊的球衣、磨損的球具等。現場還有互動體驗及「隨身活版印刷機」鉛字刻印、按讚拍照送限量口罩等活動,歡迎民眾蒞臨參觀,活動詳請洽臉書:https://reurl.cc/LXQY73
台灣人相信「平安」來自於神明賜福,每到春季,人們就會向天地諸神佛許願,希望整年度平安順遂;而在歲末收冬之時,則利用農閒時間舉行「謝平安」的儀式,以酬謝天地眾神整年來的庇蔭。這項傳統民俗活動是台灣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傳遞著人們敬天愛地、尊重自然萬物的人文精神。
不僅如此,台灣人也把這樣的信仰與心願融入到日常的食、衣、住、行當中。從古早的常民生活物件裡,經常可見帶有平安、幸福寓意的動物、植物紋樣。它們的存在,實則承載著人們對神明的尊崇、對家人的愛護、對朋友的祝福,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崇敬與感恩之意。
在這重要時節,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除了與彰化縣永靖鄉共好協會共同舉辦「永靖謝平安家年華」外,也和成美文化園共同策劃了「天賜平安—百年常民平安文化特展」,12/3至12/11期間,於成美文化園幸福大廳展出古早的生活物件,帶大家認識早期先民如何將天地自然元素,融入到日常祈求平安與幸福的心意當中。
此外,展覽期間的週末,我們也於彰化縣歷史建築成美公堂內,讓來訪成美文化園的民眾有機會體驗「永靖赤殼粿」和「防疫藥草茶包」的製作,不僅可以看平安展,還可以吃平安粿、喝平安茶,將平安帶回家,也把祝福傳出去!
永靖的「赤殼粿」不同於一般草仔粿,是以在地常見的鼠麴草為主要材料,搭配花生、鹹菜、糖等融合客家、閩南口味的餡料製成。上頭的龜形紋樣,象徵長壽,無論是用來祭祀或當作日常點心,都蘊含著人們祈求平安的心意。
「中草藥」則是永靖早期興盛的產業之一,時至今日,永靖鄉內仍有多家中藥行照顧著永靖人的健康。因應新冠肺炎,在地中藥行以銀花、魚腥草、紫蘇、防風、藿香、生耆、甘草等藥草調配了防疫茶包,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強身抗疫。
「2022永靖謝平安家年華」由永安宮、永靖鄉共好協會及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主辦,全鄉24村和社區共同參與這場客家傳統盛會,因疫情鬆綁,睽違兩年重新舉辦千人平安宴和搓平安圓活動,民眾晚上還可以到成美文化園觀賞明華園表演和繽紛絢麗的煙火秀,吸引不少永靖人回鄉,過節團圓氣氛濃烈。
今天活動現場,不僅現任彰化縣洪榮章副縣長和永靖詹木根鄉長大力宣傳,即將走馬上任的準鄉長魏碩衛,和陳素月立法委員等人也到場,共同力推地方年度盛事,歡迎各界來永靖鄉,既能體驗搓湯圓、看表演,還有特色農產市集,感受鄉親的好客熱情。
有感於傳統文化的流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從2019年起即號召在地社區力量舉辦「永靖謝平安」活動,重現舊時農村社會的日常,從祭祀、酬神戲,到和親朋好友相揪來吃飯,體驗歲末全村圍在一起相聚的幸福。家住北部的蔡同學就讀彰師大二年級,他和同學們自己報名參加謝平安活動,他們全都是第一次搓湯圓覺得很新奇,以前只有看過阿公阿媽做過。
頭上戴著客家花布頭巾的小朋友來自於永靖國小親子共學客家語社團,在蘇月妙校長和文史工作者邱美都老師帶領下體驗搓湯圓樂趣,實際體驗客家文化生活。
今 (4)日永靖街封街舉辦平安宴,近千名民眾齊聚永靖街吃辦桌,特色滷湯小吃輪番上桌,是讓遊子懷念的古早味。詹木根鄉長也抽空到場共襄盛舉,感謝主辦單位和鄉親熱情參與,祝福大家「食平安,過好年」。
今年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首度邀請明華園總團於成美文化園演出平安戲,盼傳統藝術文化資產「歌仔戲」能被傳遞和延續下去!蕭巧怡執行長透露,魏應充創辦人還特別指示要安排博愛座,體貼身體不便的觀眾也能舒適的觀戲。明華園演出現場開放近2000個座位,旁邊還安排市集進駐,讓晚上和白天一樣熱鬧!
永靖共好協會陳雍讓理事長表示,「謝平安」帶動永靖觀光,現場除了有巨型燈籠打卡點和實「靖」解謎數位小旅行外,週邊在地特色市集吸引排隊人潮,為攤商增加收益。
準鄉長魏碩衛表示,他從小在永靖長大,從來沒看過這麼熱鬧的活動,希望未來能透過像是謝平安這樣有文化傳承意義的活動來行銷永靖。
財團法人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彰化縣永靖鄉中山路二段60號
電話:(04)822-1166
台北辦公室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52號5樓
電話:(02)2523-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