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掌握最新消息
掌握最新消息
全球的氣候變遷已對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造成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示警,三分之一的自然遺址和六分之一的文化遺址目前正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近期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和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保存委員會(ICOMOS)簽訂合作協議,將連續三年支持 ICOMOS「氣候行動」網站專案,讓社會大眾能透過網站更了解氣候變化與文化資產間的議題。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保存委員會」(ICOMOS)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世界文化遺產最主要的諮詢機構,ICOMOS氣候行動召集人William Megarry表示:「感謝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資助,這筆經費將有助於推動氣候行動,促進文化遺產的永續發展,進而保護文化資產和文化多樣性。」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多年來關心文化資產永續保存的議題,2005年開始修復自家祖宅「成美公堂」時,便與修復團隊思索如何讓文化資產因應氣候變遷,延長建物使用年限;因此將地坪抬高48公分,避免極端雨量造成地區淹水;另針對磚砌結構植入長竹竿,加強防震措施;易滲水區編竹牆四周內加設不鏽鋼隔絕片,避免雨水透過縫隙滲入。
2012年修復完成,因應氣候變化,從2016年展開油漆耐候試驗,找出合適台灣高溫高溼氣候下的保護材料,透過不斷地對建築物進行維護修繕,延長使用壽命,「成美公堂」在2021年獲文化部頒發「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優良獎」殊榮。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呂百和ICOMOS氣候行動小組召集人William Megarry共同簽署協議,ICOMOS秘書長Mario Santana教授、文化遺產衝突律師Thomas Kline教授、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教授閻亞寧、助理教授鄭鴻銘、建築師許伯元、文化資產局前副局長邱建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斌一同出席見證。這份協議的簽訂將強化台灣民間和國際文化資產界之間的交流,推廣世界文化遺產保存的重要性。
【新聞稿】
DCIM100GOPROGOPR0379.JPG
2023年4月27日
大甲媽祖遶境回將於30日回鑾,今天(27)日經過彰化縣永靖鄉,盛大進香隊伍及陣頭浩浩蕩蕩恭迎媽祖,沿途永靖鄉民輪流提供食物和茶水,重現早期農村「奉茶」的純樸傳統,今年包含在地的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等不同志工團體在內,全鄉共有超過千名志工投入迎香客,展現在地濃濃的人情味。
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永靖慈濟環保站、永北社區發展協會、成美文化園和永靖鄉共好協會,共同打造「環保旗艦型香客服務中心」,來回程均免費提供食住盥洗等服務,讓香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來自嘉義的香客李先生已經跟隨大甲媽十多年,第一次來到永靖慈濟環保站就感受到鄉親的熱情,他跟太太已經在香客服務站搭起帳篷準備晚上過夜,對於基金會安排舒適環境和現煮素麵讚不絕口。
而在這場重要宗教盛事背後,永靖鄉有一群無名英雄默默付出,有的是頂著炙熱的太陽,氣喘吁吁的搬運著福慧床及組裝,有的要爬上爬下架設戶外休息區和盥洗區的臨時電力,就怕晚上燈光不夠明亮,有的志工媽媽忙完家事或小孩上學、先生上班的空餘時間才能來服務,實在揪感心!
頂新和德志工隊成立超過10年,基金會在彰化縣永靖鄉已培養一批志工隊,今年更連結社區志工共同參與大甲媽祖遶境香客服務,永北社區王景輝執行長表示,無論是飲食、接待、搬運和清掃,志工為了打造美好家園貢獻心力,讓活動能圓滿成功。
苗木之鄉永靖是大甲媽遶境百年路線必經鄉鎮,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表示,看到信眾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沿途居民志工提供飲食和物資、志工主動協助,互不相識的人彼此付出,讓他深受感動與激勵。
在活動現場,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魏應充先生擔任煮麵志工,親自下廚為香客煮切仔麵,希望讓香客朋友補充體力,氣氛相當溫馨。
慈濟志工劉文隆說,慈濟志工很高興能和基金會一起提供香客服務,提供福慧床和盥洗住宿設備,希望讓香客能感受到溫暖的人情味。
財團法人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彰化縣永靖鄉中山路二段60號
電話:(04)822-1166
台北辦公室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52號5樓
電話:(02)2523-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