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掌握最新消息
掌握最新消息
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營運的「成美藝廊」,即日起啟動2026年度展覽徵件,受理時間自202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止,歡迎國內外藝術家、創作團體、文化機構與學校踴躍申請,共同參與展出。成美藝廊自1998年在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陳慶浩副董事長推動下設立,源自魏應充創辦人「培育下一代的人文素養,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的核心理念,藝廊落腳彰化永靖,以深耕在地、推動藝術美學、文化教育與社區參與為使命,至今累計觀展人次已突破20萬,成為中台灣兼具專業性與親和力的重要藝文推廣平台。

圖、藝廊美學推廣教育活動合影
2025年下半年,成美藝廊將迎來多檔精彩展覽,包括臺中市藝術家學會秋季聯展,為該中部指標性藝術組織首度進駐藝廊,預計展出逾80位藝術家的作品,涵蓋水墨、油畫、陶藝、攝影及複合媒材,展現豐沛創作能量,亦強化藝廊與區域藝術社群的連結;緊接登場的《離形.心象-林金田繪畫創作展》則由前文化部政務次長林金田老師親自策展,展覽橫跨其具象、半具象與抽象油彩風格,體現其對文化、生命與視覺語言的深刻體悟與長年創作歷程,備受藝文界期待。

圖、永靖鄉國小學童美學教育推廣
而於暑期後半段推出的「M-plus微光綻現-師生插畫聯展」,則聚焦青少年創作與插畫教育,呈現Z世代對生活、情緒與未來的觀察與想像,延續成美藝廊長期關注的「美感教育」與「社會關懷」實踐軸線,也拓展親子觀展與教育推廣面向。

圖、2025年3月展出「趙宗冠博士家族6人展」展場一覽
本次2026年展覽徵件開放申請類別包含東西方繪畫、雕塑、書法、攝影、陶藝、數位繪圖及複合媒材等,特別鼓勵具備「在地連結」、「藝術生活化」、「美感教育推廣」等特色主題之提案。藝廊將持續支持多元藝術形式,鼓勵創作者以創新手法詮釋文化內涵,與社會對話,讓藝術更貼近生活、走入人群。

圖、「2025全球植物學藝術大展-台灣場」展場情形
更多資訊請至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官網或 臉書粉絲專頁 查詢,或前往連結 2026成美藝廊徵件簡章 下載申請簡章。
端午節前夕,許多民眾準備應景節慶活動和食物,全家團圓開心過節,但是對於大多數弱勢家庭來說只求三餐能溫飽就好,對於過節並不敢有太多的奢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和志工提前為弱勢家庭送上肉粽、手工縫製香包及生活物資,為弱勢家庭帶來溫暖與祝福,陪伴他們安心過節。73歲的獨居盧大姐兒子長期不在身邊,她在接過粽子時,感激地和志工擁抱,感謝食物銀行和志工經常陪伴,讓她感覺很溫暖。

賴小姐意外車禍受傷讓全家經濟陷入困頓,因無法負擔看護費用,原來是家庭經濟支柱的先生,必須辭職全心照顧賴小姐,還需扶養兩名未成年的子女,面對龐大經濟與照護壓力,全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基金會訪視後提供急難救助金,解決燃眉之急紓解經濟壓力,「頂新和德1919食物銀行」也定期提供賴小姐一家生活物資,協助降低生活開銷支出。賴小姐說:「提前收到吃香包和熱騰騰的肉粽,真的很感動。」同時表示,即使身處困境,她依然保持樂觀,經常鼓勵孩子:「今天我們受人幫助,將來也要盡力回饋社會。」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長年關心經濟弱勢家庭,提供彰化永靖及鄰近鄉鎮的邊緣戶關懷訪視、食物及生活物資補充、急難救助、資源連結服務,2019年,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在創辦人魏應充的家鄉,與基督教救助協會合作,在彰化永靖成立「頂新和德1919食物銀行」,是1919食物銀行全台第8家實體食物銀行、彰化地區首家實體店面,為中低收入戶、邊緣戶、單親家庭及突遭重大變故的個案提供物資援助,食物銀行採「超市型」領取模式,讓受助戶能自行到食物銀行挑選所需生活用品,更鼓勵他們走出家門,與志工互動,融入社區生活,至今已累計服務超過一萬人次,成為地方社福資源的重要補給站。
民眾若有意願響應善舉,歡迎捐贈常備物資或報名加入志工行列,成為溫暖的傳遞者。如永靖鄉及彰化地區居民有實際物資需求,請先洽詢「頂新和德1919食物銀行」,經評估符合資格者將安排後續協助。諮詢電話:(04)822-1166 分機131 林店長。
來自全球超過30個國家的植物藝術家齊聚一堂的「2025全球植物學藝術大展」(Botanical Art Worldwide, BAW 2025)正式啟動,台灣今年首次參與這場全球同步展覽,展覽首度落地彰化,由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TABA)策劃,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協力支持,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在成美藝廊隆重開幕,與全球同步共振。

會員成美藝廊活動現場交流文創作品。
該展由社團法人台灣植物學藝 術協會(TABA)策劃,為台灣地區首場且同為首次參與與全球30個國家同步展出的國際盛會,見證植物學藝術所傳遞的環境意識與文化傳承。開展活動邀請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胡哲明教授、農業部林試所所長曾彥學、客家委員會副主委邱星崴等重要產、官、學貴賓以及來自海內外眾多熱愛植物藝術的愛好者共同參與。

與會貴賓與作品獲獎者在彰化成美藝廊合影留念。
BAW 2025 是一項橫跨五大洲、由30多國植物學藝術協會共同舉辦的全球展覽計畫,參與國家包含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印度、日本、墨西哥、美國與台灣等,每國皆以「遺產作物」為主題舉辦同步展覽,藉由藝術創作呈現植物的多樣性、文化價值與生態重要性。

「2025全球植物學藝術大展-台灣場」開展活動與會貴賓合影留念。
台灣展區以「客家作物遺產」為策展主題,特別聚焦於與客家文化緊密相連的農作物,如艾納香(大風草)、鼠麴草、高粱、花生、龍眼等。由36位藝術家歷時兩年創作的82件作品,涵蓋水彩、色鉛筆與數位媒材等多樣技法,細膩描繪作物樣貌與文化意涵,展現植物學藝術融合自然觀察與文化記憶的獨特魅力。
台灣植物藝術家協會(TABA)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植物學藝術的普及與深化,創會理事長暨本次策展人陳安瑾回憶道:「我在2019年於成美藝廊舉辦個展,多年來致力於培育創作者、推廣植物美學,並持續在社區大學開設相關課程。此次能與全球同步參展,是推廣台灣植物藝術的重要突破。」
本次展覽地點選在深耕在地文化多年的成美藝廊,更賦予展覽深層意義。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邱慧珊在致詞時表示:「成美藝廊自1998年創立以來,始終肩負縮短城鄉差距的使命,讓藝術在地方落地生根。這次展覽匯聚全球30國作品,從永靖出發,讓台灣的植物藝術被世界看見,也讓地方與國際連結。」
展覽自5月9日至6月24日止。根據TABA歷年展覽數據推估,本次展覽預計吸引超過3,000人次觀展,誠摯邀請所有熱愛藝術、關心土地與生態永續的民眾前來共賞,感受畫布上那來自土地深處的文化生命力與環境關懷。更多活動與展覽詳情,歡迎關注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inghsinhedefoundation
